黄小平:两个苹果的故事
发表于: 2016-7-1 阅读:1719次
作者:黄小平
一
枝头上两个苹果,一个青涩的,一个成熟的。
“成熟是不是很可怕呢?”青涩的苹果问。
...
马红霞:吾家有女初长成
发表于: 2016-6-20 阅读:1135次
作者:马红霞
我女儿今年十岁了,一个不大不小的年龄,渐渐脱离童孩的稚气,却还未进入青少年的行列。不知不觉中,个头已和我不相上下,眼前还依稀浮现女...
林清玄:你可以等一下吗?
发表于: 2016-6-15 阅读:1882次
作者:林清玄
我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喇嘛的传说。
一次围战中,当一个士兵要用枪打死一位老喇嘛时,喇嘛对那个士兵说:“你可以等一下吗?...
龙中华:鸟语缤纷
发表于: 2016-6-13 阅读:961次
作者:龙中华
近来,我一家三口一直牵挂着后院桂花树上的那窝小鸟。
一百多平米的后院,几乎全是空地。妻子抽空在上面培植了不少花草,...
80年代的诗歌
发表于: 2016-6-9 阅读:1419次
有人说,1980年代是理想主义的,那是一个不读诗无以言的时代。
尽管近30年过去了,诗歌早已退潮,甚至变成今日网友恶搞的对象,但有些东西是不...
刘恩樵:端午感怀
发表于: 2016-6-8 阅读:1030次
作者:刘恩樵
记得有首歌唱到:“城里不知季节已变换。”是呀,如今的我,真的有了这样的感觉了。整天忙碌着早出晚归,穿梭于学校与家之间,来回途中看到...
李丹崖:做故乡深处一株安详的稻麦
发表于: 2016-6-3 阅读:1553次
作者:李丹崖
去拜访一位老作家,在他的书房里看到一幅书法作品:稻香茶暖。
这位以写批评杂文而著称的作家,怎会在自己的书房里悬挂如...
朱龙标:一片蛙鸣划开夜的黑暗
发表于: 2016-5-23 阅读:1228次
作者:朱龙标
当夜的脚步响起的时候,月亮便新娘般轻轻地踱着细步出场了。满世界都是白花花的月光,如大地洁白的心思;满天的星星也不甘寂寞,在天幕上眨...
谢泓:鸡骨头木的故事
发表于: 2016-5-18 阅读:1017次
作者:谢泓
地球孕育出大千世界万物生命。海洋曾经是生命的载体,沧海桑田变化的一刹那间,部分海洋消失了,山峦竞起,群峰竞秀,江河汹涌,成就出生命的...
叶延滨:灯火的温情
发表于: 2016-5-16 阅读:1047次
作者:叶延滨
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,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、难以忘怀的感触,我把这种感触叫做“荒野无灯”。小时候怕黑,怕一个...
刘恩樵:椰树下的歌会
发表于: 2016-5-15 阅读:941次
作者:刘恩樵
三亚的景色都很美,我最喜欢的还是椰树下的歌会。
我们住在三亚湾海边的一个名叫“卡布纳”的小旅馆,面朝大海,椰风阵阵...
刘亮程:扛着铁锨进城
发表于: 2016-5-13 阅读:954次
作者:刘亮程
对一个农民来说,城市像一块未曾开垦的荒地一样充满诱惑力。
十几个月前,我正是怀着开垦一片新生活的美好愿望来到城市。...
陈平:山的记忆
发表于: 2016-5-7 阅读:1049次
作者:陈平
故乡的山是一幅永不褪色的写意画。
故乡的每一座山中的每一条路,我都走过爬过滚过。跟着大人去深山里捡柴,那年我10岁。...
王秀芹:立夏的记忆
发表于: 2016-5-5 阅读:858次
作者:王秀芹
早上起来,以为又是一个平凡的日子,直到早餐时每人发了一个咸鸭蛋,才听说今天是立夏,一下子涌起关于这个节日的很多记忆。
...
李彦荣:月光明媚的夜晚
发表于: 2016-5-5 阅读:673次
作者:李彦荣
熄灯欲眠,有月光从窗户投射进来,带着山村秋夜的凉意和故乡黑夜的静谧,轻盈地洒在床头。经不住诱惑,遂披衣而起,来到院中赏月。一抬头,...
李彦荣:床前明月
发表于: 2016-5-5 阅读:708次
作者:李彦荣
夜半醒来,有月光从窗户透射进来,轻佻,静谧,和着秋虫唧唧复唧唧的吟唱声,驻足在床前。“床前明月光”,无端地,脑海中映出了这句古诗,...
陈士同:楚风古韵荫寿州
发表于: 2016-5-3 阅读:590次
作者:陈士同
与江南一砖一瓦都沁出文化的气息相比,寿州的文化意蕴是逊色的,但与文化意味贫瘠的古蓼相比,它当居魁首,且受之无愧。
...
刘尧:五月槐花香
发表于: 2016-5-2 阅读:1052次
作者:刘尧
周园里种了槐树,一共两排、十二棵,南北走向站立。其中一排靠近我们住的三楼,叶子紧挨着漆红色的墙,推窗可见。
院子里的...
孙守名:像棵树一样地活着
发表于: 2016-4-29 阅读:1326次
作者:孙守名
多年前,由于受到了生活的沉重打击,我带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,躲进了老家的老屋内。阴霾笼罩在村庄的上空,白天我关起房门,独自阅读康德、...
张燕:鸟儿飞入唐诗里
发表于: 2016-4-24 阅读:1086次
作者:张燕
唐诗是棵树,唐诗是鸟的乐园,鸟是唐诗的音符。
读唐诗,听到最多的是鸟的啁啾。诗里的鸟数不胜数,有鸳鸯、大雁、鹧鸪、燕...
高巧林:奶奶的草屋
发表于: 2016-4-20 阅读:1028次
作者:高巧林
我永远忘不了奶奶和她的草屋。呜呜的纺车声、喷香的马兰头、赭色的螺蛳壳,还有缠着银丝的桃木梳子,一切是那样的亲。扑入奶奶温暖的怀抱,...
赵玉明:亲爱的苍耳
发表于: 2016-4-18 阅读:1351次
作者:赵玉明
苍耳,在我的故乡,大家都叫它“扒不掉”,因为它全身有刺,粘在衣服上不会自动掉下来,用手才能扒掉,故而得名。
多年以...
刘亮程:走向虫子
发表于: 2016-4-15 阅读:663次
作者:刘亮程
一只八条腿的小虫,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,爬得极慢,走走停停,八只小爪踩上去痒痒的。停下的时候,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。然后再走。...
李丹崖:春天的椿
发表于: 2016-4-14 阅读:1236次
作者:李丹崖
在春天,有两样植株最讨人喜欢:一曰“桃”,一曰“椿”。桃花好看,胭脂水粉,春天的媚全靠它;香椿好吃,紫气枝头,春日的美味离不开它的...